斥资4亿 育海打造余杭区民办新坐标
5月2日,记者前往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采访执行校长林久杏,在林校的办公室里,有一位家长拿着一叠获奖证书向林校长“推销”自己的儿子。这位家长的儿子很优秀,小学里的成绩单相当亮眼,在余杭区某小学常年排名靠前,还是三好学生、兴趣爱好也有不少。这样的学生,相信每一所初中的校长都会喜欢的。
这位家长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所新校呢?在家长帮的论坛上也经常会有家长提问“育海外国语这所学校到底怎么样?” 现在就让小帮帮代替各位家长走进育海外国语,一探究竟吧。
执行校长 林久杏
投资四个亿 生均投入成本超过两百万
一走进学校,就看见学校独具特色的砖红色建筑群,林校长介绍说,“我们学校的总投入达四个亿,目前在校生167个人,所以,我们学校的生均投入成本在全省都称得上第一。”
学校建构鲜明的“中国情怀,国际视野”校园文化特色,曾应邀参加必达亚洲秋季峰会并作主题交流,在业内也拥有很高的口碑。
带中央空调的体育馆
STEAM教室
宽敞明亮的食堂
判断一个学校到底怎么样?关键看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
“虽然,好的硬件条件非常重要,”林校长说,“但最重要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的情况。”
课程设置,反映的是学校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;而第二步是课程实施,反映的就是学校和老师的真本事。育海的特色就体现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。
国学馆-书法
在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上,育海外国语开发了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,主要有以下三方面:
国学课程:学校聘请知名教授、作家、学者为课程指导,带领学生们诵读国文,了解国史,修习国艺,发展国技;设立了国学馆、少年国学院,形成主题化、个性化、结构化的国学课程群。
国学馆-经典吟诵
STEAM课程:中药百草园、生态果园、立体种植、阳光花房、菌房培植、水生种养、昆虫养殖;机器人、车模航模、VR/3D 技术……这些项目式、体验式的课程让学习更好地发生。
科学探究
双语课程:英语是育海外国语学校的第二通用语言,学校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基础上,引入原版培生朗文 LONGMAN 英语教材,采用浸入式汉英双语教学,将英语融贯于生活和各学科课程的学习之中。
生动的双语课程
学校选拔老师 有何标准和要求?
“我们坚持为孩子们选择优秀的老师”,林校长说。
“今年新招的初中老师里,语文老师、数学老师都是市教坛新秀,英语老师、科学老师和社会老师也都是省市优质课一等奖的获得者。”
“选拔小学老师时,要求至少具有区县级以上的综合荣誉。所以我们的师资水平,在杭州市应该是数一数二的。”
据了解,育海外国语学校的特级教师、高级教师、省市级优秀教师、省市教坛新秀、省优秀毕业生占总师资力量的70%以上,外籍教师占20%。教师平均年龄38岁,每个备课组都有经过数轮初三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把关。在引进优秀教师的基础上,学校还搭建了一个开放的、分层的师资培养架构,育海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和全国名校名师对接,通过请进来、派出去和跟岗锻炼,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。
林校长自信地说,“我们学校是一所高端学校,目前,我们的学业成绩在余杭区是数一数二,但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的一所名校!”
教育是什么?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
当谈到教育本身的时候,林校长讲述了自己所坚守的教育:
“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。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孩子,在学校工作、学习若干年之后,能够在内心深处沉淀下一些有温度的故事。这个故事可以是一个人,可以是一件事,可以是一次活动,一次演讲,一张奖状,甚至是跟某一个人之间一次会心的微笑。当我们回想起来的时候,觉得回味无穷,甚至热泪盈眶。这样的教育就是很美好的,这是我的追求。 ”
我们最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品质?
“我始终把培养孩子的品德摆在首位,立德树人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意识。”林校长对小帮帮说。
“自主能力在我看来是小学和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,可以说是其他能力的前提和基础,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。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自主学习的培养体系:自主预习、自主合作、作业自主评价、自主拓展…层层递进。”
双语拓展课程
“我们始终觉得品质的核心因素是责任:对国家的责任,对家庭的责任,对朋友的责任,对自己的责任。一个有责任的孩子,他会将责任意识辐射到其他方面。比如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,那么他的学习也会认真;对自己负责,也就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;对他人负责,那么孩子的品德就会有保证。”
初中海娃们的体育课
有什么想对家长和孩子们说的?
林校长想对家长们说:
第一,惰性是人的天性,孩子的自控力是需要培养的,在成长过程当中,必须有家长的引领、监控。
第二,父母的言行,直接影响孩子的言行;你是什么样,孩子就什么样。
第三,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要形成合力。家长要尽量地理解学校的做法,学校也要尽量地去理解家庭的做法,如果家校两方出现不同意见,我们需要尽量寻找最大公约数,做到更好地理解对方。
第四,在当今社会背景下,学校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但是家庭教育也是极其有分量的补充,单单依靠学校教育可能还是不完整的。特别是对一些学有所长,在学校“吃不饱”的孩子来说,更需要家长的助力,来做学业规划。这个时候就希望家长自己要懂教育,关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气,并做好兴趣引导。这里有几句话送给我们的家长:
不论孩子的成绩如何,家长最需要关注的是:孩子在学校的生活,是否开心、舒服。
将目光放远一些,给孩子时间,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。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。
林校长想对孩子们说:做人第一,在与老师和同伴相处过程当中,慢慢去感悟,如何为人处事。第二,作为我们的孩子,应该要胸怀大志!学校是讲大道理的地方,但并不存在“大道理”,“大道理”在外面。第三,百善孝为先,孝德是孩子品质的根源。第四,要学会真正的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。仅仅是老师说一句,做一句,是远远不够的。